今日立春!为啥早上要先咬口萝卜?******
文/朱琪
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者,始也。穿越漫长的苦寒,终于迎来了春天。
立春,是扑面而来的温暖,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是色彩斑斓的精彩,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立春更是勃勃的生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带着对春日的盼望与期待,崭新的一年就此开始了。
立春有哪些传统习俗?
“咬春”:也就是在早上起来先啃一口鲜脆的萝卜。明《酌中志》说:“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咬春”取的是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代表一种吃得了苦、扛得住风雨的韧劲。
“卷春”:很多地方会在立春这天吃春饼和春卷,春卷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豆芽菜馅、豆沙馅,甜口咸口各有不同。薄薄的两张小饼卷着盎然的春意,一口咬下去,讨个好彩头。
“迎春”:迎春也是立春时节的一项传统习俗。按旧俗,立春前一日,由两名艺人顶冠饰带沿街高喊“春来了”,就是传统的“报春”。现在人们大多会一起出门踏青游玩,迎接春天的到来。
“鞭春”:又称为“打春牛”。所谓的春牛是用桑木做骨架,用土塑成的牛。立春前一日,人们会用彩鞭鞭打,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
立春了,如何养生?
关于养生,立春要注意护肝,多吃时令果蔬,补充“青色”的食物。
《养生论》中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立春开始每天坚持梳头也有很好的疏通气血作用。
立春之后一段时间往往冷暖不定,大家也要当心“倒春寒”侵扰,预防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
春日在即,希望不泯,往日已矣,来日可期。祝大家立春快乐,珍惜春光!
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蓉闭幕******
中新网成都1月14日电 (岳依桐 王利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14日下午在成都闭幕。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闭幕会。
在闭幕会前举行的选举会上,田向利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钟勉、杜和平、尧斯丹、林书成、欧阳泽华、刘成鸣、杨丹、谢商华、刘旭光、许唯临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李建勤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秘书长。丁成明等163人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闭幕会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田向利表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广大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饱满的履职热情,认真审议讨论有关报告和文件,提出了很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真知灼见,彰显了广大委员心系大局、情牵民生的政治情怀,体现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作用,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生机。
田向利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要紧紧围绕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履职尽责,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牵引,“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总思路,深入开展“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长远之举,以实际行动提升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要突出政协优势,准确把握性质定位,不断探索履职方式,始终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拓展以“有事来协商”为抓手的协商平台建设,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发挥更大作用。要牢记初心使命,铸牢“履职之魂”,提升“履职之能”,强化“履职之责”,在团结奋斗的新征程上彰显更大担当,向省委和全川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政协答卷。(完)